孩子多动是不是得了多动症
日期:2015-11-27 21:16:59 来源: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
其实,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有严格的标准。我国中华神经精神学会通过的《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》中确定了以下标准:起病于学龄前期,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并至少具备下列行为中的4项:
①需要其静坐的场合下难以静坐,常常动个不停。
②容易兴奋和冲动。
③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。
④做事常有始无终。
⑤注意难以保持集中,常易转移。
⑥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,否则就产生情绪反应。
⑦经常多话,好插话或喧闹。
⑧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。
⑨学习成绩差,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。
⑩动作笨拙,精巧动作较差。
排除标准为: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、儿童期精神病、焦虑状态、品行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。目前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可分为三个方面,即神经生理检测、行为检查和心理测
验。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爱动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,一定要鉴别清楚,不要轻易得出孩子患多动症的结论,甚至是乱投医。
儿童顽皮与多动症的区别
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称为多动症,国内调查发现患病率为1.5%~10%。不同的多动症患儿,其预后差异较大,仅有30%的患儿在青春期后症状逐渐消失,大部分患儿都会持续到青春期,甚至到成人期仍然存在临床症状,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并干预治疗。多动症的诊断除要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、孤独症、情绪障碍等病理状态,还要正确区分多动症与正常顽皮儿童,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。
1、注意力方面
看小人书、做游戏、看动画片等特别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事情,可以让顽皮儿童静下心来,全神贯注地去做,甚至他们很讨厌被别人打扰;对于多动症患儿则不同,他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很难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。
2、自控能力方面
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,顽皮儿童大都能够意识到陌生环境中的气氛对行为的约束,表现出一定的自控能力,不胡乱吵闹,行为比较规范,可以安静地待上较长一段时间;而多动症儿童却没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,缺乏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,即使处于陌生的环境中,也会表现出很多令大人反感的多动现象,如动手动脚、大声喧哗、上蹿下跳等等,经过大人的劝阻或约束,依然也没有明显的效果。
多动症儿童不等同于低能儿
多动症儿童常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,活动过多,情绪不稳,冲动任性,学习困难,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。低能儿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,动作过多,学习成绩差等,学龄前期应注意区别二者,鉴别的实践意义在于为干预提供指导。另一方面,可以确定儿童应该接受哪种教育,因为多动症患儿应该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,而低能儿需要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学习。如何区别二者,以下6点可供参考:
1、多动症患儿多在1岁左右就开口叫爸爸妈妈;低能儿的开口时间多在1岁半以后。
2、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好动、顽皮;低能儿则表现为老实、听话。
3、多动症患儿和低能儿都表现为学习成绩差,前者是因为开小差,不专心听讲和温习功课,后者是因为智商问题。前者成绩不稳定,后者的成绩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。
4、多动症患儿没有常识判断和理解障碍,接受能力也正常;低能儿则表现为常识判断、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差。
5、多动症患儿服用“益智药”后会有改善;低能儿即使服用“益智药”也无济于事。
6、对两者患儿进行智商检查,多动症患儿的智力大多在80以上;低能儿多低于70。